第(2/3)页 不过,这种头衔在沙俄而言,其实要在彼得大帝改革后的俄国才会达到极致——当沙皇将“大公”称号赐予每个皇族子嗣时,实质上创造出了比中西欧更泛滥的皇室光环。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当明军的铁蹄在奥卡河畔踏着波兰白鹰与俄罗斯双头鹰的旗帜滚滚西来进入莫斯科,任何既有规则在无与伦比的暴力面前都如同被击碎的玻璃一般。 当额尔德木图不愿收回成命,沙皇也只好下诏“特许”,宣布阿列克谢·斯特罗加诺夫因为“砸碎波兰枷锁”的“伟大功绩”,成为俄罗斯沙皇国唯一一位非皇室成员的“大公”。 当然,与之相对的是,这位大公不仅有“尊如皇室”一般的地位,也同样保有其封地苏兹达尔大公国。 “斯特罗加诺夫家族可优先申领大明商货,”阿列克谢抽出盖着双印的特许状,“但不得垄断,需分出至少一半给其他家族。” 他扫过席间脸色微变的舒伊斯基家族一位英武不凡的年轻人,淡淡地道,“戈罗霍韦茨伯爵,你若能学会用禹瓷茶盏优雅地品鉴武夷岩茶,下个月的通商许可状,我会亲自为您呈递。” 被称为“戈罗霍韦茨伯爵”的年轻人放在桌子下的拳头已然捏紧,但面色只是一片沉静,点了点头:“感谢苏兹达尔大公阁下,我会很快学会的。” 阿列克谢轻轻微笑,不再多言。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名叫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斯科平·舒伊斯基的年轻人并不简单,在原本的历史中,正是他率军打下了伪德米特里一世的大片控制区,并且最终攻入莫斯科,让自己伯父的位置得以坐稳。 不过,也正因为他的巨大战功,以及跟随他的军队越来越多,他的那位伯父又反过来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竟然暗中设计诱杀了他。 可笑的是,由于米哈伊尔·斯科平·舒伊斯基这位舒伊斯基派最强将领的死亡,舒伊斯基——也就是后来的瓦西里四世虽然暂时坐稳了沙皇之位,但已经无力抵抗侵略,最终在数年后被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三世的军队击败,于克卢希诺战役中被波军全歼。 随后波军兵临莫斯科,舒伊斯基宣布退位,莫斯科开城投降。波军入城后囚禁了舒伊斯基,随后辗转将其押解至波兰。1612年,舒伊斯基被杀于距离华沙130里的戈斯特宁城堡。 顺便说一句,舒伊斯基家族其实也是留里克家族的分支,某种程度上而言也算王室贵族,就是血缘有点远——当然,比刘皇叔那个“中山靖王之后”还是要强不少的,至少他家还是有封地的大贵族,在此前的戈东诺夫沙皇统治期间就进入了“波雅尔杜马重臣会议”。 午间的宫廷宴席上,伪……呃,伪字去掉,德米特里一世的金冠首次搭配明式赭黄缎带,面前的景德镇青花缠枝莲纹餐具映着烛火。当奶油炖鹿肉换成明式瓷盘盛放,当罗宋汤(红菜汤)的铜勺变成青瓷汤匙,首席内侍高唱:“恭迎大明皇帝圣像!” 沙皇起身,带领全场贵族向悬挂在主位的朱翊钧画像鞠躬——这是新增的礼仪环节,画像中的朱翊钧身着衮服,背负双手远眺前方,看起来威严神圣之极。 至于你问为什么是朱翊钧的画像而不是新君泰昌小皇帝朱常灏……嗯,因为额尔德木图至今还没面圣新君,他不知道当今皇帝的模样,根本无法指点画师,只好先画了一副先帝遗像凑合用。 “此乃对恩人致谢,”沙皇的声音在穹顶回荡,“若无大明皇帝遣天兵救援,我等此刻或已沦为波兰农奴。” 贵族们的揖礼完全照搬大明,其鞠躬角度却各不相同,唯有斯特罗加诺夫家族的子弟腰弯得最深——他们知道,家族商队的大量进货单,就揣在家主阿列克谢的袖中,而家族如今的地位,更是仰赖大明天兵的威慑与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