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邹厂长把最后一本彩页摆好,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憨笑:“小杜,别往心里去,签到那洋小子眼窝浅,等他瞧见咱的车,就晓得啥叫真香。” 邹厂长也是安慰杜同志,他其实不认为他们的摩托车能够卖的出去,说实话,能够卖出去刺绣,已经不枉此次来了,只是,多多少少,抱有一点点幻想。 杜悦笙正蹲着给刺绣海报四角贴磁贴,闻声抬头,也笑:“我不气,我愁的是待会儿真没人来,我们得想办法,把人引过来才行。” 杜悦笙虽然这么说,但是也有点头疼,怎么才可以吸引到人过来呢?她今天特意穿着的旗袍,就是专门请人刺绣的旗袍,看起来非常漂亮。 杜悦笙想了想,她是不是应该也带个手帕,然后再附近走走。摩托车的话,非洲和东亚,应该还是挺有市场的。 “小杜,我们已经弄好了,但是,这儿,人流量确实太少了。”邹厂长忍不住皱了皱眉。 “别担心,我早有准备。”杜悦笙想了想,从绣品箱里抽出一条双面绣帕,湖蓝缎面上金丝鲤鱼活灵活现。 杜悦笙把帕子系在腕间,旗袍立领微展,远看像把“苏绣灯箱”穿在了身上。她抬眼瞄向对面——主通道中央,印度展商正敲锣打鼓表演宝莱坞舞,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这个年代,谁还没有什么才艺,杜悦笙忍不住想着,虽然老娘致力于成为翻译家,赚外汇,但是,唱歌,谁不会呢? 就是没有古筝,不然,在那儿一坐,杜悦笙,肯定,自己会是人群中的焦点。 “厂长,给我十分钟,我去‘借’点流量。” 她眨眨眼,踩着拍子,缓步走进通道。旗袍开衩随步伐闪现一线绛红,腕间鲤鱼手帕一晃一晃,像真在游。她没喊口号,只低头做“直播”状,用英语小声自言自语: “Chinese silk, 24-knot double-sided embroidery, one square inch takes 1,800 stitches—let’s see if the motorcycle matches the art.” 杜悦笙,转动着手帕,用清脆柔美的嗓音,哼着歌曲,一首充满古韵的,青花瓷就这么被英文给哼出来了。她的声音虽然不是特别大,但是,曼妙的身姿,温婉好听的歌声,以及那独特的手帕,栩栩如生的刺绣,顿时间,使得她成为了人群中的焦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