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老师把投影仪打开,屏幕上出现了这次月考的数学成绩分布表:最高分98,最低分32,平均分65,及格率只有60%。“大家看这个数据就知道,不是你们不够努力,是高中数学确实比初中难了一个档次。”她指着屏幕上的一道错题,“比如这道函数题,初中只要求大家掌握基本性质,可高中不仅要会用性质,还要结合不等式、定义域来综合分析,这就需要大家改变学习思路。” 林晓雨抬起头,看着屏幕上的错题解析,突然发现自己当时卡壳的地方,其实只要换个角度,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结合单调性分析,就能得出答案。她拿出笔,在试卷旁边飞快地记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让她稍微平静了些——原来不是她笨,是她还没找到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下课铃响后,陈老师叫住了林晓雨:“你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林晓雨跟着陈老师走进办公室,里面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办公桌上的一摞教案上。陈老师从抽屉里拿出她的数学试卷,指着上面的错题说:“你看你这些错题,大部分都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扎实,比如这道题,你把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记错了,导致后面全算错;还有这道题,步骤很详细,但最后一步计算失误,丢了分。” 她顿了顿,抬头看着林晓雨,眼神里带着鼓励:“我知道你初中数学成绩不错,这次没考好,肯定心里不好受。但高中和初中不一样,知识密度大,难度高,需要你花更多时间去理解、去总结,而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刷题。” 陈老师从书架上拿出一本《高中数学思维导图》,递给林晓雨:“这本书你拿去看,里面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都梳理成了思维导图,有助于你建立知识体系。另外,我建议你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考试的错题整理进去,注明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下次复习的时候就能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林晓雨接过书,封面上的“思维导图”四个字格外醒目,她低头看着陈老师在试卷上写的批注,字迹工整,每一道错题旁边都标着“知识点疏漏”“计算失误”“思路错误”,心里突然一阵暖流——原来老师这么关注她的试卷。 “谢谢陈老师,我一定会好好整理错题,争取下次进步。”林晓雨的声音比刚才坚定了些。 “我相信你。”陈老师笑了笑,“别因为一次考试就否定自己,高中还有很多次考试,重要的是从每次失败中找到问题,然后解决它。你喜欢文学,文科的优势很明显,只要把数学补上来,总成绩肯定能上去。” 从办公室出来,林晓雨抱着那本《高中数学思维导图》,脚步轻快了许多。梧桐叶落在她的肩膀上,她抬手把叶子摘下来,夹进书里——像是给自己的高中学习,留下一个小小的纪念。 回到家时,妈妈正在厨房做饭,闻到她进门的声音,立刻探出头:“晓雨回来啦?月考成绩出来了吗?” 林晓雨把试卷拿出来,递给妈妈,心里有点紧张——她以为妈妈会像之前分科时那样批评她,可妈妈只是认真地看着试卷,眉头皱了皱,却没说什么。 “数学确实考得不太好,”妈妈把试卷放在茶几上,转身走进厨房,端出一杯热牛奶,“但我看你试卷上的错题,很多都是因为没适应高中的题型,不是不会。刚才我问了邻居家的小张,他说高中数学需要多总结,还把他的错题本拍照发给我了,你一会儿看看,参考一下。” 第(2/3)页